发汗后反恶寒,里虚也,表虽不解,急当救里,若反与桂枝攻表,此误也。厥阴为阖,又为阴中之阳,故主里热而气逆。
《易》以“艮”为山,又以“艮”为背。脉浮而数者,可发汗。
故当归四逆不去芍药,白头翁重用芩、连,乌梅丸用黄连至一斤,又佐黄柏六两,复脉汤用地黄至一斤,又佐麦冬八两。伤寒厥而心下悸者,宜先治水,当用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。
盖桂枝汤是调和营卫,与麻黄汤专于发表不同,故可重汤叠剂以汗之,不必虑其亡阳也。而反下之,表实里虚,当利不止。
营者阴也,卫者阳也,阴弱不能藏,阳强不能密,故汗出。此虽举风家,伤寒概之矣。
故太阳表剂,多从桂枝加减;阳明表剂,多从栀豉加减。然治有先后之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