诃子敛肺清痰,散逆破结;桔梗利肺气,甘草和元气,童便降火润肺,或加木通以利机窍也。人参者,所以固元于克伐之场;阿胶、芍药者,所以养阴于峻厉之队也。
或者寒凉太过,斯又弊焉。是方也,有人参、黄、甘草、白术,所以补中;有陈皮,所以利气;有柴胡、升麻,所以升举陷下之阳,清阳升则浊阴自降。
朱丹溪曰∶小便不通,有热、有湿、有气结于下,宜清、宜燥、宜升,有隔二、隔三之治。滋其阴血,去其热邪,则精日生而肾不虚,病根既去,咳嗽自宁矣。
取汁,入醋少许,用竹筒长三四寸,以一半纳谷道中,将胆汁灌入肛中,此手阳明药也。精、气、神,有身之三宝也。
今之言补肺者,人参、黄;清肺者,黄芩、麦冬;敛肺者,五味、诃子;泻肺者,葶苈、枳壳;病之轻者,岂无一效。芍药能和少阳,半夏能治呕逆,大枣、生姜,又所以调中而和荣卫也。
是方也,麻黄、杏仁、甘草,辛甘发散之物也,可以疏表而定哮;白果、款花、桑皮,清金保肺之物也,可以安里而定喘;苏子能降气,半夏能散逆,黄芩能去热。以冬遇此者为骨痹,以春遇此者为筋痹,以夏遇此者为脉痹,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,以秋遇此者为皮痹。